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FSRE
靜宜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
教育部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
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nd Cross-Strait Affairs, Providence University
Foreign Students Recruitment Expansion Project (MOE)

走在實踐自我的路上——井上歩實生活在台灣

採訪、撰文/何璧文
攝影/蘇威銘

圖片

初秋的實踐大學,陽光和煦地灑落在校園,學生三三兩兩趕著上課,四處洋溢著青春笑語。井上步實行走其中,步調悠緩,就像回到家一般自在。她在二○一六年從日本的熊本來實踐讀書,畢業後繼續留在台灣工作,現在不時也會回到這裡探訪,重溫學生時光。

親切路人 成為留台引力

井上步實來台留學之前,已在日本的大學讀了兩年書不過,因為父親從事醫療工作,她小時候待過孟加拉,也曾在香港上過兩年小學,深知這個世界有太多未知,等著她去探索。
對井上來說,赴異國留學除了培養專業,也可多學習一種外語。她鎖定新加坡、中國、台灣等中文為主要語言的國家,也慎重地飛到新加坡、台灣一一拜訪學校,最後才選定實踐大學。
井上選擇學校的過程很謹慎,但決定的瞬間幾乎只憑直覺。「到台灣來參觀學校時,從下飛機開始,一路上遇到的人很親切。爸爸媽媽認為街頭上的陌生人都這麼溫暖,如果來這裡讀書,生活遭遇的困難應該比較小。」井上是獨生女,台灣的環境令父母安心,加上實踐大學國際處的耐心接待和詳細說明,井上毫不遲疑就確定了:「我看過這麼多學校,對實踐最有感覺,很像戀愛一樣,感覺對了就對了。」

難關重重 憑藉情意度過

只是,離開原鄉來到陌生國度求學,絕非一件浪漫事。井上主修「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」,課程中有大量專業術語,當時她的中文能力已能應付日常生活,但食品分析、營養成分等艱澀用語,看起來和外星文無異。她有點不好意思地說,大一時被當了八門課、十六學分,心情常陷入低潮,有時還會沮喪到流淚。
所幸系上同學、學長姊都熱心伸出援手,鼓勵她撐下去。學長姊無私分享讀書心得、貢獻考古題,不少同學陪她熬夜讀書,中英文夾雜解釋給她聽。談起同學、學長姊的並肩作戰,井上滿是感謝:「可以說,當時大家都把我當成系寶貝。」
系上的教授也了解她的狀況,但並未對她採取較低標準,畢竟畢業後還要經過專業證照的檢驗,職場上更得憑真本事拚搏。大一上課時,老師安排兩個本地同學坐在她旁邊,充當小老師幫忙解說。學校的國際處也會定期和她聊聊近況,時時給予關心,讓她了解自己不是孤軍奮鬥。
這些珍貴的情意成為井上克服難關的動力,她知道自己要比別人更努力,上課時總是提前到校,就連課堂空檔也不放過,拿著課本追著老師問重點。面對考試題目一知半解,她乾脆一股腦把所知全寫出來,讓老師知道她的理解程度。回憶起初來乍到時的種種慌亂和挫敗,井上說她未曾想放棄,「那時是不甘心,加上有這麼多人為我加油,陪我一起努力,如果放棄的話,大家會覺得很可惜。」

走出校園 鍛鍊更多可能

通過了大一的殘酷試煉後,井上逐漸掌握校園生活的節奏,但她沒有忘記,來到這裡並非只為獲取學位,她嘗試把觸角伸展到校園之外。從大二開始,她擔任一些中小企業的口譯,那時她的中文不算流利,但她在會後主動整理重點,還隨身攜帶自製的名片、履歷表介紹自己,這樣積極的態度,讓企業主印象深刻,也熱心幫忙引介工作。她大三時就順利考上日本的翻譯證照,成為留學生涯的意外收穫。
井上不僅善用語言優勢,因為媽媽是茶道老師,她從小浸淫其中,剛好台北有安親班想開設禮儀課程,她便教起小朋友的應對進退禮節,因緣際會和不少家長成為朋友。井上說,既然來台灣了,就是希望和台灣人多接觸:「不分男女、年齡,我想聽不同行業、不同世界的人的聲音。」

校風自由 激發人才創意

井上把心和眼打開,細細閱讀在台灣相遇的人。而除了台灣本地人,校園裡也常見來自各國的青春臉龐,學校會在聖誕節等節日舉辦活動,讓外籍生匯聚一堂。井上因此認識不同國家的學生,彼此分享在台生活讀書的甘苦,互相鼓勵打氣。
談到外籍生在台的最大挑戰,井上說很多人可能認為是語言,但她覺得應是「缺乏陪伴」,許多人後來無法撐下去,都是因為太孤單,找不到避風港。她建議除了節慶活動,也可多安排本地學生和外籍生交流,例如日文系的學生和來自日本的外籍生成為學伴,不僅可以練習語言,也讓隻身在外的外籍生多一分依靠。
井上也觀察到,處在全球化的年輕人,走出去留學變得更容易,因此渴求更多元、更豐富、更在地的學習。如果可以多辦一些台灣特色的活動,例如外籍生的台灣料理比賽等,不僅能幫助留學生更快融入環境,創造他們揮灑的舞台,也能吸引更多人來台。
在實踐求學四年,她深受自由、創意、藝術的校風洗禮。她認為校園雖小,系所之間的連結性很強,反倒成為優點;實習機會也多,可體驗到企業端的需求。她十分肯定實踐學生的「實踐」力,例如工業產品設計系的學生,就曾發明一款珍珠奶茶的杯子,不用吸管可同時喝到飲料與珍珠,最後還申請專利。井上因此很推薦親友來台灣留學,她笑著說:「我從熊本到東京念書,和來台灣的距離差不多,坐飛機都約兩小時,我會強力推薦台灣。」另一個務實的考量是,在台灣讀書,經濟負擔相對較小,她在日本一年學費約日幣三百萬(按目前匯率,約新台幣六十六萬元),台灣一年約為十二萬元。

圖片

擁抱機會 挑戰自身潛力

台灣人傳遞的溫度如春風吹拂,溫暖而舒適,這使井上畢業後決定留在這裡發展。另一方面,她在打工時接觸到各行業的傑出女性,她認為這個社會給予女性較公平的機會,只要能力好、有企圖心的人,多能在職場勝出,女性不會因為結婚、擔任母職就被排除。井上眼神流露堅定:「我想留在台灣挑戰看看。」
她第一份工作是到鴻海擔任日文祕書。鴻海企業規模大,組織分工細密,擔任祕書要掌握各部門的作業時程,確保溝通順暢;在鴻海歷練一年多,她慢慢熟悉高效率、有彈性的工作節奏。
現在井上來到致力發展食品生技業的金車公司,負責出口業務,學校的專業養成,使她快速進入狀況:看食品成分表不是問題;到工廠稽核環境,在校就取得的HACCP(食品安全衛生管制系統)證照馬上派上用場。井上說,學校給予的嚴格訓練,幫助真的很大。

台灣氣味 慢慢滲入生命

圖片

在台生活多年,井上已成為「台灣通」,日本親友來台時,她常擔任在地導遊,一開始會帶著他們到士林夜市、故宮、台北一○一等觀光客必訪景點,但近來她改領著他們走進喧囂鬧熱的熱炒店,穿梭在尋常的小巷弄間,體驗最平凡,也最真實的台灣。
常有日本友人來到台灣,對茶葉蛋、臭豆腐等味道敬而遠之,甚至不敢走進便利商店,井上卻在不知不覺間習慣了這些氣味:「其實一開始我也怕,但是現在敢吃茶葉蛋了,只是香菜還不行啦。」台灣味已慢慢滲入她的生命。她和台灣人一樣吃茶葉蛋,平常也愛吃蚵仔麵線、蚵仔煎,雖然還過不了香菜這一關。她還開始學台語,希望透過這條通道和更多台灣人溝通,更理台灣不再是地圖上的一個小圓點,不是井上短暫停留的陌生棧旅,而是實踐自我之地;她認真生活的點點滴滴,也澆灌這片土地,成為這裡的一部分了解台灣文化的基底。